聯系地址:青島市四方區溫州路7號萬和家園707室
聯系電話:0532-83776187
15615728776 15315523819
電子郵箱:RCL07@126.com
傳真號碼:0532-83778776
疾控相關
您現在的位置: 青島瑞誠隆商貿有限公司 >> 疾控相關 >> 正文
1.在流動水下,使雙手充分淋濕。
2.取適量皂液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3.按下圖六步洗手法認真揉搓雙手至少15秒鐘,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
4.在流動水下徹底沖凈雙手,用一次性紙巾擦干,取適量護手液護膚。非感應式水龍頭采用一次性紙巾開關龍頭。
二、快速手消毒方法
1.取適量快速手消毒劑,均勻涂抹至整個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縫。
2.按下圖六步洗手法認真揉搓雙手至干燥,整個過程30秒鐘左右,應注意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縫。
| ||
1掌心相對揉搓 |
2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揉搓 |
3手指交叉,掌心相對揉搓 |
| ||
4彎曲手指關節在掌心揉搓 |
5拇指在掌中揉搓 |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
一、呼吸防護
(一)醫用外科口罩
1.性能要求
應符合《醫用外科口罩技術要求》(YY0469-2004)。
2.使用注意事項,
(1)醫用外科口罩不能應用于可能存在埃博拉病毒氣溶膠場所。
(2)醫用外科口罩為一次性使用產品,口罩受到液體噴濺時應及時更換。
(3)使用時應分清口罩內外面,一般鼻夾結構在外面。
(二)醫用防護口罩(N95及以上)
1.性能要求:
應符合《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GB19083-2010)。
2. 佩戴方法
(1)折疊式醫用防護口罩
a. 面向口罩無鼻夾的一面,使鼻夾位于口罩上方。用手扶住口罩固定在面部,將口罩抵住下巴;
b. 將上方頭帶拉過頭頂,置于頭頂上方;
c. 將下方頭帶拉過頭頂,置于頸后耳朵下方;
d. 將雙手手指置于金屬鼻夾中部,一邊向內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向兩側移動指尖,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僅用單手捏口罩鼻夾可能會影響口罩的密合性;
e. 佩戴氣密性檢查。
(2)杯罩式醫用防護口罩
a.用手托住口罩,使鼻夾位于指尖,讓頭帶自然垂下;
b.使鼻夾朝上,用口罩托住下巴。將上頭帶拉過頭頂,放在腦后較高的位置,將下頭帶拉過頭頂,放在頸后耳朵以下的位置;
c.將雙手指尖放在金屬鼻夾頂部,用雙手,一邊向內按壓,一邊向兩側移動,塑造鼻梁形狀(用單手捏鼻夾會導致密合不當,降低口罩防護效果;請使用雙手);
d.佩戴氣密性檢查。
(3)佩戴氣密性檢查方法
a 雙手捂住口罩快速呼氣(正壓檢查方法)或吸氣(負壓檢查方法),應感覺口罩略微有鼓起或塌陷;若感覺有氣體從鼻梁處泄漏,應重新調整鼻夾,若感覺氣體從口罩兩側泄漏,進一步調整頭帶位置;
b 若無法取得密合,不要佩戴口罩進入危險區域,應尋求主管人員的幫助。
(4)醫用防護口罩脫除方法
a不要觸及口罩,用手慢慢地將頸部的下頭帶從腦后拉過頭頂;
b拉上頭帶摘除口罩,不要觸及口罩;
c如佩戴眼鏡或帽子,請在摘下口罩前摘下眼鏡或帽子。
3.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人員應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使用和維護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以及產品使用限制;
(2)每次佩戴好醫用防護口罩后,應做佩戴氣密性檢查;
(3)醫用防護口罩不應重復使用;
(4)口罩受到體液噴濺,應盡快更換;
(三)全面型自吸過濾呼吸器(全面罩)
1.性能要求
應符合《呼吸防護用品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
2.佩戴方法
(1)先放松每條頭帶,一只手把前額的頭發向后按住,一只手拿住面具朝向自己的臉;
(2)把面具戴到臉上并把頭帶拉到腦后;
(3)分別拉緊下方頭帶和上方頭帶。
3.全面罩佩戴氣密性檢查(應參見具體產品的使用說明書)
(1)先用手掌蓋住濾盒或濾棉的進氣部分,然后緩緩吸氣,如果感覺面罩稍稍向里塌陷,說明面罩內有一定負壓,外界氣體沒有漏入,密合良好;
(2)然后用手蓋住呼氣閥,緩緩呼氣,如果感覺面罩稍微鼓起,但沒有氣體外泄,說明密合良好;
(3)如果感覺有氣體從額頭、眼角、下巴或其它部位泄漏,需要重新調整頭帶和面罩位置,重新檢查;
(4)若無法取得密合,不要佩戴呼吸器進入危險區域。
4.使用注意事項
(1) 使用前應檢查全面罩
a.是否有裂痕、撕裂或污染現象,確保面罩,尤其是面部密封部分不能有變形;
b.檢查吸氣閥、呼氣閥,看是否有變形、裂紋或破裂跡象;
c.確保頭帶完好,彈性良好;
d.檢查所有塑料部分是否出現裂紋或老化現象,確保濾料墊片放置位置正確且狀態良好。
(2)每次佩戴好全面罩后,應做佩戴氣密性檢查;
(3)清洗和消毒
a.全面罩在每次使用后進行清洗和消毒;
b.不得清洗或消毒過濾元件(間接進氣口濾棉盒可作表面擦拭消毒),污染后應廢棄;
c.不建議對全面罩進行臭氧、甲醛熏蒸、高溫蒸煮、射線等滅菌性消毒;
d.消毒可用季銨鹽類消毒劑或次氯酸鈉消毒劑浸泡,或使用其它適用的消毒劑;
e.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儲存前,應確保所有消毒的部件都經溫水徹底沖洗,并完全風干;
f. 應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的指引,檢查產品和部件,看是否有損壞或老化,必要時應更換。
(四) 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防護用品
1.性能要求
應符合《呼吸防護 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GB 30864-2014)。
2.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前先進行流量檢查,以確認電池供電充足,PAPR運行正常;先打開電機送風后,再佩戴頭罩/面罩/頭盔等;
(2)摘脫時應先摘下頭罩/面具/頭盔后再關閉電源;
(3) 動力送風呼吸器脫除時會存在短時呼吸道暴露風險,應同時佩戴醫用防護口罩或其他防顆粒物口罩(過濾效率95%及以上);
(4)清洗和消毒
a. 開放型面罩、送風頭罩、呼吸管、電機不能用高溫蒸煮或輻射滅菌,建議外表面擦拭消毒;不建議浸泡消毒,如果浸泡消毒應注意材料適用性和干燥方法;
b. 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儲存前,應確保所有消毒的部件都經溫水徹底沖洗,并完全風干;
c. 不管使用何種消毒劑,應遵照消毒劑的產品的使用說明,了解其適用性、應用方法和應保持的接觸時間;
d. 應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的指引,檢查產品和部件,看是否有損壞或老化,必要時應更換。
(五)適合性檢驗
可采用定性的或定量的方法檢驗某類密合型面罩對具體使用者面型適合程度的方法。口罩/面罩的設計并不能確保適合每個人的臉型,如果所佩戴的口罩/面罩不能保證與臉緊密密合,顆粒物將會在泄漏處進入口罩/面罩內,就象水流會繞開障礙物流動一樣,氣流將從阻力最低的泄漏處進入呼吸區,使呼吸防護失效。
為避免選擇的呼吸器密合型面罩在使用中因不適合使用者而存在的泄漏,初次佩戴一種型號的口罩或全面罩時,必須進行適合性檢驗,并在以后的每年至少檢驗一次。
定性適合性檢驗的原理是利用人對某些有味道的物質的感覺,如甜味、苦味或刺激性,用發生器將測試試劑發散在空氣中(例如用噴霧器將測試液分散成氣溶膠),檢驗受試者在佩戴呼吸器面罩前后對這些物質的主觀感覺,對適合性作定性的評價。適合性檢驗極為重要,如果佩戴的面罩與使用者面型不適合,佩戴時就會存在明顯泄漏,使防護失效。通過適合性檢驗可幫助確定哪種面罩最適合具體的使用者使用,同時也起到培訓作用,可幫助使用者了解面罩佩戴與調節方法。
典型的定性適合性(如使用苦味劑)檢驗的方法是(應參見具體適合性檢驗工具使用說明書),在不戴面罩時,用低濃度敏感試劑測試受試者的敏感度,受試者必須伸出舌頭呼吸(鼻子聞不到,只靠舌頭感覺),如果無法感覺到,說明這個人不適合這種檢測劑,應調換另一種試劑(如甜味);在確定受試者的敏感度后,讓受試者戴上面罩,完成佩戴氣密性檢查,盡量取得與臉部密合,再用100倍高濃度的檢測劑測試(受試者在面罩內仍然要伸出舌頭呼吸)。為確保檢測劑濃度,讓被檢測者帶上一個頭罩,防止汽溶膠濃度降低,汽溶膠通過面罩上的小孔定時噴入,便于維持其濃度水平。佩戴者按要求做一系列的動作,模仿實際工作中的典型情況,每個動作持續1分鐘,包括正常呼吸、深呼吸,上下抬頭、左右搖頭,大聲說話和彎腰等,其間受試者如果嘗到檢測劑的味道,說明面罩存在泄漏,停止測試;允許受試者重新調整面罩,再重新測試一次。如果始終不能通過檢驗,說明受試者不適合這款面罩,需要更換另一型號的產品。
二、眼面部防護
(一)防護眼罩
1.性能要求
應符合《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GB14866-2006)。
2. 使用注意事項
(1)應在每次使用后進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次氯酸鈉或季銨類消毒劑。
(2)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儲存前,應確保經溫水徹底沖洗,并完全風干。
(3)如眼罩與臉部不能密合或鏡片模糊不清,應盡快更換。
(二)防護面屏
1.性能要求:
應符合《個人用眼護具技術要求》(GB14866-2006)。
2.使用注意事項
(1)應在每次使用后進行清洗和消毒,可使用次氯酸鈉或季銨類消毒劑。
(2)在消毒后重新使用或儲存前,應確保經溫水徹底沖洗,并完全風干。
(3) 如面屏模糊不清,應盡快更換。
三、皮膚防護
(一)醫用一次性防護服
1.性能要求
應符合《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GB19082-2009)。
2.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穿著
(1)檢查防護服的完好性。
(2)穿上防護服。
(3)戴上帽子拉上拉鏈,貼上門襟膠條。
(4)如有必要,可用膠帶將接合部位密封,如門襟、防護服袖子和防護手套接合處、防護服帽子和全面具接合處。
(5)做抬手、抬腿、下蹲、彎腰等動作以檢查防護服是否合身,是否有妨礙作業。
3.醫用一次性防護服脫除
(1)揭開門襟膠條。
(2)從上向下拉開防護服拉鏈,雙手抓住頸側部位向上拉,低頭的同時雙手向后翻,這樣可以摘下帽子并脫出雙肩,然后雙手從袖中抽出,之后就能順利地將防護服以及鞋套完全脫下(這個過程中注意內裹外原則,避免雙手和防護服外表面接觸)。
4.使用注意事項
(1)不應重復使用。
(2)防護服上受到血液、體液噴濺,應視現場情況和防護服的防滲透性能盡快更換。
(二)化學防護服
1.性能要求
應符合《防護服裝 化學防護服通用技術要求》(GB24539-2009)。
2.穿脫方法
參照
3.使用注意事項
(1)不應重復使用。
(2)防護服上受到血液、體液噴濺,應視現場情況和防護服的防滲透性能盡快更換。
(3)應根據具體作業的風險評估,確定所選化學防護服化學防護能力。